-
【五华区招商】五华区"四个一批"工程激活夜间经济新动能
昆明市五华区通过实施"四个一批"工程,在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有效激发夜间消费活力。该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通过打造特色街区、培育文化IP、发展特色小店、举办主题活动等举措,推动引摊入市向夜间经济转型,既解决了850余人的就业问题,又形成了610个规范化经营点位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 一、打造夜间经济IP品牌提升城市魅力 五华区立足核心城区资源优势,重点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夜间经济标识。在教场中路蓝花楹主题街区,通过"一树蓝花楹,一页新昆明"文化IP打造,将季节性景观转化为常年消费场景。南强街巷通过非遗文化展演、老字号餐饮集聚等举措,形成"日观历史建筑、夜享市井烟火"的复合体验。这些项目既保留了城市记忆,又通过抖音短视频大赛等新媒体传播方式,塑造了年轻化的城市形象。 二、培育特色小店丰富消费供给 在餐饮服务领域,五华区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,推出小锅米线、烤豆腐等本土化夜宵套餐。文创店铺通过开设夜间手作体验课程,吸引亲子客群参与。部分书店创新推出"午夜书房"服务,搭配简餐和咖啡供应。这些特色小店在保持原有经营主体的基础上,通过增加夜间服务内容,平均延长营业时间3小时,带动街区整体客流提升约40%。 三、建设规范化夜市示范区 教场中路夜市通过统一摊车设计、亮化标识系统,形成标准化经营模板。南强街巷实行"潮汐式"管理,白天保障通行功能,晚间设置可移动式休憩设施。两个示范区建立商户自治公约,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度,既满足市民需求又维护市容环境。这种管理模式已逐步推广至圆西路、文化巷等6个次级商圈。 四、举办主题文化活动聚人气 五华区策划的"蓝楹春城"文化消费季,整合辖区12个文化场馆夜间开放资源。莲花池公园推出沉浸式光影秀,将历史文化故事转化为夜间游览项目。在重要商业节点,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,搭配特色商品展销。这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,单场最高吸引客流超5万人次,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突破300万次。 通过系统化推进"四个一批"工程,五华区已形成"特色街区+文化IP+规范管理"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。这种既保持城市烟火气又提升品质的发展路径,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实践样本。未来还将通过智慧停车系统改造、夜间公交专线开通等配套措施,持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。
2025-07-29
-
【五华区招商】昆明五华区首推政务服务延时新模式 打造全天候便民利企平台
2024年,昆明五华区在云南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“周三夜市”“周六晨办”延时服务模式,通过延长服务时间、拓展服务范围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错峰办事便利,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,助力招商引资。该模式自启动以来,已覆盖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,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的可及性与效率。 (一)延时服务模式的核心内容。昆明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在每周三17时至21时及每周六9时至12时(法定节假日除外)提供延时服务,服务范围涵盖市场准入、税费申报与缴纳、社会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婚姻登记、生育收养、出入境证件受理与领取、居民身份证受理与领取等多个领域,涉及多个部门的高频办事事项。服务方式以预约为主,办事企业和群众可通过网上、电话或现场等多种渠道进行预约,政务服务中心根据预约情况动态调整窗口工作人员数量,确保办事需求得到及时响应。 (二)延时服务的实施背景与现实意义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时效性、便捷性提出更高要求,传统工作时间与部分办事群体的时间存在冲突。昆明五华区推出延时服务,旨在解决这一痛点,让企业和群众“少跑腿、好办事”。同时,通过错峰服务分散正常工作时间内的人流量和业务量,有助于提升整体办事效率。当地政务服务部门表示,延时服务是政务服务理念的创新实践,通过延长服务时间,将政务服务延伸到“八小时之外”,切实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。 (三)政务服务优化的持续推进方向。昆明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推行延时服务的基础上,正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“延时可办、自助能办、网上通办”融合发展。通过完善线上预约系统、优化自助服务设备配置、拓展网上办理事项范围,逐步构建“全天候”政务服务平台。未来,当地将继续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,深化服务流程再造,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、便利化水平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务服务保障。
2025-07-14
-
五华区前三季度GDP跨越千亿新高度
在2023年前三季度,昆明市五华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(GDP)首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性成就,达到1125.36亿元,主要受益于高效招商引资策略的推动,促进各产业协同增长和消费市场强势复苏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 (一)总体经济增长态势稳健。2023年前三季度,昆明市五华区GDP总量逾千亿元,同比增长6.8%,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连续性。在云南省昆明市经济结构中,该区作为核心城区发挥了引领作用,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显示出韧性与活力。招商引资成果凸显,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,例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外资项目,有效刺激了投资增长。数据显示,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提升,支撑了整体经济规模扩大,为区域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。 (二)各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核心动能。第一产业增加值1.8亿元,在农业现代化中增长4%,重点聚焦于都市农业创新项目;第二产业443.41亿元增长5.9%,得益于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落地,如电子信息、制造业升级推动技术革新;第三产业680.15亿元增长7.2%,在服务业扩容中领跑,如依托金融服务、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实现突破。昆明市五华区的招商引资计划围绕产业链延伸,促进产业集聚效应,第二产业成为压舱石,第三产业则发挥主导优势。其中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显著上扬,体现了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度推进。 (三)消费市场复苏拉动增长活力。2023年前三季度,昆明市五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.89亿元增长12.6%,消费引擎为经济注入强大动力。招商引资活动瞄准商业综合体升级,引进国际品牌与本土企业合作,带动线上线下融合业态增长。零售、餐饮和汽车消费领域表现亮眼,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回升和政策提振作用。整体看,消费复苏保持两位数增长,已成为GDP逾千亿的稳固支撑点,并在昆明市经济格局中占据关键份额。 (四)居民收入提升共享发展红利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3元增长11.3%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9元增长12%,彰显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。收入增长源于产业升级和就业改善,如招商引资项目扩大就业岗位,覆盖多领域劳动者。昆明市五华区政策在促收机制上重点倾斜民生领域,确保经济成果惠及广大群众。收入提升驱动了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,形成良性循环,体现了包容性增长的持续推进。 (五)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聚焦高质量。云南省昆明市围绕"十四五"规划强化宏观经济调控,昆明市五华区通过稳增长政策确保经济稳中有进。展望2023年后期,经济将在结构优化中持续向好,招商引资将持续聚焦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,巩固千亿级经济体量基础。昆明市五华区目标锁定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力争全年经济贡献在昆明市首位度进一步提升。
2025-06-30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